疫情下的民航经营管理学——关于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者:中国民用机场协会
发布时间: 2022-01-29
2021年,在疫情反复波动的影响下,我国民航运输生产不及预期,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然而,在民航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加剧,盈利能力下滑,财务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除三大航空保障企业外,仍有30家机场和5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注),甚至实现逆势增长。这些企业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为什么能够度过危机,甚至在危机中持续成长,到底做对了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他们的做法,能否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党组确定的“守底线、稳预期、强基础、挖潜力、提质增效、创新业绩”工作方针、实现2022年全行业扭亏增盈提供有益借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期以视频方式与这35家企业进行座谈调研、“取经问道”,以期深入了解他们的基本做法,探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民航企业盈利的密码,供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参考。
【注:30家机场分别是厦门、三亚、海口、福州、贵阳、朝阳、遵义(新舟)、安庆、赤峰、湛江、呼伦贝尔、扎兰屯、巴中、无锡、惠州、绵阳、恩施、花土沟、梧州、台州、玉林、通辽、银川月牙湖、阿拉善、宜宾、乌拉特、宜昌、济宁、上饶、北海机场。5家航空公司分别是顺丰航空、圆通航空、邮政航空、多彩贵州航空、九元航空。】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