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与百度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近期,机场公司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检查。
根据市委、市局党委统一部署要求,2017年8月16日-17日,盐城南洋机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
2017年8月11日,襄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比2016年提前43天。据悉,襄阳机场目前共有11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天津、昆明、哈尔滨、三亚、贵阳、济南、杭州、成都、重庆、武汉、黄山、合肥、西安、郑州、长沙、南昌、南宁、青岛23个城市实现通航,周航班达到252架次。机场航线网络结构日趋完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航空区位优势突出,为鄂西北地区的重要支线机场。
8月17日,中国(沈阳)中德通用航空发展国际合作大会开幕式在辽宁省沈阳市友谊宾馆1号楼会议厅举行。本届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沈阳市分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通用机场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等部门共同承办。大会得到了中国民航局、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部门的支持与参与。
随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运输生产旺季的到来,中转市场持续火爆, 2017年7月31至2017年8月6日期间,呼和浩特机场中转柜台共保障中转旅客 8877人次、中转行李3114件,连续一周单日保障中转旅客人数破千,刷新了2016年最高周保障中转旅客人数 4160人次、中转行李1723件的纪录。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的发展,“智慧机场”将成为解决或缓解当前机场业务规模大、运行主体多、运行状况复杂、航班延误频发等行业问题的手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慧机场的概念,首先是要对机场全流程、全方位的运行态势进行感知和预警,从而为运行保障部门提供资源动态调整和优化的参考。而要实现智慧机场,就必须考虑到机场协同决策(A-CDM)。
记者近日从深圳机场获悉,本月25日,深圳机场将正式启动航站楼国际区域及国内远机位出发厅区域适应性改造,预计持续至今年底结束。此次改造将以国际中转流程优化及配套设施完善为重点,通过适应性改造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综合保障能力,为深圳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奠定基础。
2017年8月1日,惠州机场公司的管制模拟机培训中心通过了现场工程验收,正式投入管制业务培训工作,这也标志着惠州机场具备了管制模拟机培训能力,且成为中南地区首家具备管制模拟机培训能力的属地化机场。
在深圳和中山两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市交委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外界期盼已久的深中“水上巴士”今日(18日)正式开通,位于中山港客运码头的深圳机场中山港城市候机楼也同步启用。今后,中山市民前往深圳机场乘机,可充分体验“空海联运”的便利。深中“水上巴士”的开通有效联结了珠江东西两岸,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深圳机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提升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综合竞争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为进一步增强机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机场安全管理水平,2017年8月15日下午,盐城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员王政同志来到盐城南洋机场,开展专题安全培训,机场公司各部门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进入2017年暑运以来,包头机场生产数据连创历史新高。8月17日,包头机场单日完成旅客吞吐量9885人次,继7月18日(8187人次)、7月27日(8993人次)、8月15日(9443人次)今年第四次刷新单日旅客吞吐量历史记录。